
【視頻】暢想香港未來發展,聽港青講述責任與擔當
文/圖 羊城晚報駐香港全媒體記者 張豪 王漫琪
視頻/羊城晚報駐香港全媒體記者 湯銘明 張豪 王漫琪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李家超在參選時發布的政綱里特別提出了“創造青年上流機遇”的施政理念,表示要設立政策目標,包括在就業機會、愛國教育、青年發聲、實習交流等重點范疇下功夫支持廣大青年。
連日來,這些理念讓香港青年人備受鼓舞并引發熱議。羊城晚報駐香港記者站特此推出《同為香港·青年說》策劃,約訪多位香港青年代表,暢想香港未來發展,講述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
“李家超先生的政綱中提到的發展機遇,作為香港新一代青年人,我充滿期待!”香港特區選舉委員會委員、香港青年會主席陳凱榮表示,希望香港青年人能夠更多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國家的發展當中。
陳凱榮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有更好的政策支持,可以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多的平臺,讓他們能夠有機會參與大灣區的發展交流,接觸國內外不同的城市,拓寬視野,把握好時代發展機遇。
香港某醫療公司市場總監辛子豪也深有同感,他認為香港應發揮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未來能加速融入大灣區。同時他期盼早日通關,與內地往來有更多便利政策,讓更多的香港青年去內地就業創業。
獲得過“2017香港杰出青年創業家”榮譽的邵燕寧,最關注的是李家超政綱中提到的創科發展。她說,香港的未來發展在于創科,希望新一屆特區政府能夠把創科放在首位,多吸納關于數字經濟領域的人才。作為有著十多年經驗的青年創業者,她表示自己也會積極為特區政府建言獻策。
已在家族企業里獨當一面的香港青年企業家葉華雄更關注香港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他希望特區政府設立工業轉型基金等,能夠給青年人更多的支持,幫助香港企業家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政綱中提出,綜合發展藝術文化事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創造軟實力和‘香港品牌’,加快推進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作為藝術界的一員,我很期待?!毕愀坌√崆傺葑嗉覘钣钏急硎?,新一屆特區政府應該多鼓勵香港的中小藝術團體,將傳統藝術與科技結合起來,打造出一種新文化,很期待自己參與其中,“期望早點通關,讓內地與香港的青年人有更多的文化交流”。
